1、物质的理化常数 | ||||||||||||||||||||||||||||||||||||||||||||||||||||
|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引起呼吸道刺激。对眼有强烈刺激性。皮肤直接接触液体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口服出现口腔和咽喉烧灼感、恶心、呕吐、水样便、血便、虚脱和惊厥。 慢性影响:右引起皮肤肉芽肿。对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688mg/kg(大鼠经口);665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等离子体光谱法(NIOSH方法 7300) 空气中的测定:样品用过滤器收集,用酸溶解后,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5.环境标准: 美国(1974)职业安全及卫生管理局标准 空气时间加权平均值5mg/m3[Zr]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配成约5%的水溶液或酸溶液,再逐渐加入稀氨水至有沉淀发生,然后废弃。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废弃物处置方法:废料同碳酸氢钠混和,用氨水喷淋,同时加碎冰,反应停止后,用水冲入下水道。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