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理化常数 | ||||||||||||||||||||||||||||||||||||||||||||||||||||
|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微毒。 急性毒性:LD504760mg/kg(大鼠经口);10000mg/kg(兔经皮)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50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戴好口罩、护目镜,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禁止泄漏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烯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戴面具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