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理化常数 | ||||||||||||||||||||||||||||||||||||||||||||||||||||
|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咳嗽、胸部紧束感或疼痛。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主要为放射性损伤。 危险特性:其粉体遇高温、明火能燃烧。与卤素、硫磷等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引起燃烧。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铀试剂Ⅲ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国家环保局编 原子吸收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5版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 0.05mg/m3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惧要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带防尘口罩。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