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理化常数 | ||||||||||||||||||||||||||||||||||||||||||||||||||||
|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吸入、口服或皮肤吸收后可致死。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可致皮肤和眼灼伤。 二、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550mg/kg(小鼠经口);10mg/kg(小鼠经皮);LC501604mg/m3(小鼠吸入) 危险特性: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遇水或受热会反应放出具有刺激性的腐蚀性的白色氯化氢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光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滴定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防止进入下水道、排虹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现场备有冲洗眼及皮肤的设备。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