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理化常数 | ||||||||||||||||||||||||||||||||||||||||||||||||||||
| ||||||||||||||||||||||||||||||||||||||||||||||||||||
2、对环境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呼吸道有明显刺激作用。动物吸入蒸气时见抽搐、乱跑、角弓反张,随后不动、流泪、咳嗽和气急。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250mg/kg(大鼠经口);900mg/kg(兔经皮)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小时),中度刺激。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重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和兔吸入190~915mg/m3,7小时/天,5天/周,25天,大鼠和兔均死亡,豚鼠存活。长期染毒的动物体重减轻,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尸检见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心、肝、肾变性。 致突变性:微粒体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333ug/皿。DNA损伤:人淋巴细胞1u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97500ug/kg(孕6~18天),致心血管(循环)系统民育正常, 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不明确,人类无可靠数据。 危险特性:可燃。受热分解放出剧毒的氰化物气体。遇水或水蒸气、酸或酸气产生有毒的可燃性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水质快速比色管法(日本制,氰化物)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5、环境标准 嗅觉阈浓度 78~19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泡沫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