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理化常数 | ||||||||||||||||||||||||||||||||||||||||||||||||||||
|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长期接触石棉者可引起石棉肺,病人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重者发生呼吸和特环衰竭。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石棉对水生生物体系的研究是不多的,根据有限的研究报告(主要限于实验室内)表明,石棉纤维可被藻类、软体动物和鱼摄取、吸收,而可能导致鱼类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在相对高的石棉浓度(108纤维/1)作用下,鱼通过鱼鳃、肾从不中摄取和浓缩石棉纤维(Laut & Schurr,1984;Woodhead等,1983;EPA,1980)。在另一项研究中指出,在石棉浓度为102~104纤维/1条件下可抑制亚洲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elanger等,1986)这些为数不多的资料不足以就石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出结论。 国际癌症研究中收(IARC)已确认为致癌物。石棉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其致癌作用。在经口摄入高浓度石棉纤维的动物实验中所得的结果基本上是阴性的。在对通过饮水接触石棉人群的流行病调查中发现对健康的影响也是阴性的。在另外一些研究中则认为有增加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 石棉纤维极耐化学降解,因此,其在土壤中能存留相当长的时间,石棉纤维在水中不起化学反应,因此它能长时间地存在水中,并且能扩散很远的距离。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石棉的快速筛选测试—(Kim,Walter S.;Carter,James W.,I;Dupel,Richard E.),《Am.Ind.Hyg.Assoc. J.》,1981,42,No3,198~201(英文)《分析化学文摘》1983.9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镜检法(HJ/T41-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石棉尘)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mg/m3 前苏联(1977)居民区中最高允许浓度 0.15mg/m3(日均值);0.5mg/m3(一次值)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回收。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应该佩带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它: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 灭火方法:不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