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理化常数 | ||||||||||||||||||||||||||||||||||||||||||||||||||||
|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 急性中毒:短期内接触(口服、吸入、皮肤、粘膜)大量接触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麻痹。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朋发生周围神经病。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慢性中毒:尚有争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多汗、肌束震颤等。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剧毒类农药。对人畜高毒。 急性毒性:LD5014~42mg/kg(大鼠经口);18.3~32.1mg/kg(小鼠经口);420mg/kg(兔经皮);LC5012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氏菌667μg/皿;大肠杆菌:10mmol/L。微核试验:大鼠腹腔注射2.5mg/kg,5天。 生殖毒性:小鼠腹腔注射最低中毒剂量(TDL0):60mg/kg(孕11天用药),引起死胎,颅面部、骨骼肌肉发育异常。大鼠腹溶注射最低中毒剂量(TDL0):15mg/kg(孕13天用药),引起胚胎发育迟缓。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和人类均缺乏证据。 每天用5ppm甲基对硫磷喂大白鼠3个月,未出现中毒症状。甲基对硫酸未见致癌性。 水生生物忍度限量(48小时):鲤鱼为5.0ppm;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01mg/kg。 代谢和降解:甲基对硫磷在各种环境对象中的代谢与对硫磷极为类似,只是更加易于分解。在普通土壤中,经过7天时间95%被分解。 残留与蓄积:甲基对硫磷比对硫磷的稳定性差得多,在人与动物体内甲基对硫磷会很快降解并随尿排出。对水生生物的生物富集系数从鱼体内检出的结果看远比有机氯农药 低,比它的同系物对硫磷也低得多。 迁移转化:由于甲基对硫磷代谢与降解速度快,所以随食物链进行生态转移的可能性很小,更不会造成象有机氯农药那样的残留与蓄积。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在碱液中能迅速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氧化磷。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植物酯酶法和底物法《环境化学》19卷2期第187~189页韩承辉等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工作服不要带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喷药时,如发现恶心、呕吐、头痛、泻肚、全身软弱无力等中毒初步症状,须立即离开现场。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同时服用阿托品或解磷毒(PAM)2~3片(0.5~1mg)。 食入:如误服应立即催吐,并口服1~2%苏打水洗胃,导泻可用硫酸钠。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